人無完人,事無完事,只是看的角度不同,事態也就完全不同了。今天看了老子名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子的智慧告誡我們,在人生中應該對一些取長補短。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身的缺陷,是對待長處短處的正確方法,也是讓人進步的必要條件。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都這樣,從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唯有互相取長補短,才會互相取益,各顯其才。長和短每個人都有,關鍵要如何看待。從下面的寓言故事,我們就不難感受到老子的這一人生智慧了。
一天,上帝對一個瞎子、一個瘸子和兩個壯漢說:你們沿著這條路一起出發,誰先把幸福之門打開,我將滿足他的任何愿望。上帝說著就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兩個壯漢拔腿就跑,而瞎子因為眼疾,只能一步步試探性的前進,瘸子雖然明確目標,可也只能緩緩前進。歷經無數次的坎坷摸索之后,瞎子和瘸子達成共識,即瞎子背起瘸子充當雙腿,瘸子給瞎子充當雙眼,兩人取長補短,一步步向幸福之門邁進。眼看著兩個壯漢臨近終點,一個壯漢突然將另外一個狠狠的推倒在地,,而后自己向前跑去。被推倒的迅速爬起來追上前者,一腳踢在對方后腿上。兩人廝打起來,誰也不允許對方打開幸福之門。就在他們糾纏在一起時,瞎子和瘸子趕了上來。兩個壯漢因為互相廝打,都沒注意到周圍的變化。瞎子和瘸子因為互相彌補了自己的缺陷,慢慢的走到了前面。在幸福門之前,他們并沒有互相拋棄,而是彼此示意了一下,共同打開了幸福之門。
讀了這篇文章我發現,有人以自己的長處為滿足點,終日驕傲無比、自以為是。對于他人的短處冷嘲熱諷,結果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別人。長處是我們應該加以發揚,但卻不能驕傲;短處是我們應該加以克服,但卻不可因此而掩飾。在我們平時管理項目中,跟兄弟項目我們要虛心求教,及時溝通,吸取別人項目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短板。對員工也要及時溝通,多做培訓,發揚個人長處,彌補個人不足。始終做到取長補短,自我完善。
特檢院:張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