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靜下心來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態度只有一個:和善而堅定。一看見這五字,莫名地,會有一種被賦能的感覺。這五字,直擊要害,分形象地描摹出一個“正面管教”者的姿態,溫
和友善里又帶著堅定的力量,心中有底、有道、有理。和善、堅定是并列的,不分先后。同時擁有兩份力量,是一個成熟人格的魅力。增之一分則肥、減之一分則瘦,圓潤平和通達,是一個為人父母者最好的體態、也是姿態。一切剛剛好。過度和善,失去原則,容易嬌寵,嬌寵不是“正面管教”。過度堅定,失去彈性、容易控制,控制不是“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中性平和,如靜水流深。“水,利萬物而不爭”,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在此匯融,“正面管教”的魅力就此舒展。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里,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有兩個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太重要了,父母的管教方式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更需要學習的是父母,既然我們要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們就應該學會控制我們自己的行為。有了這種意識,我們就能夠成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并且將我們的行為轉變成鼓勵孩子的行為改進,并且又不損傷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我們就能夠自己先“暫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直到我們能夠深思熟慮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對孩子作出反應的時候。我們應該對不良行為承擔至少與孩子同等的責任,并且要學會使用鼓勵性的、長期效果的方法,因為這些方法符合“有效管教的四個標準”的所有要求。一個良好的開端就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因失望而做出的行為有更多了解。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在你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時,要注意不能反擊,而應該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現在一定覺得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我能理解。要是換成我,我可能也會有那種感覺。”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報復循環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還需要緊跟著解決問題:“當我們都覺得好受些以后,為什么不一起談談這個問題呢。”鼓勵是改變孩子行為最有效的方法。一個受到鼓舞的孩子不會行為不當。只有抱著鼓勵、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態度,這些方法才能有效。
愿更多的家長能讀到這本書,愿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茁長成長,有迎接一切美好的欣悅,也有抗擊風雪的坦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