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繁華過后便是落寞,然后不斷地尋找失去的快樂,而真正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很少去考慮,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思考,因為我們總是活在未來的遐想里和過去的回憶里。而生活是什么?生活便是當下,你現在的狀態便是以往的因,未來的果。如果你不知道去享受當下的生活,可以讀一讀這本書季羨林老先生的《當下即是生活》。
在這本書里,向我們講了怎么去面對生活的人生態度,也貫穿了作者一生的一個宗旨就是:人生是一場旅行,行程很短也很長,不妨樂觀一點,去愛一個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不為創造什么奇跡,只為活在當下。所以他的人生雖不圓滿但很豐滿,活得自由從容且坦然。人生的感悟和幸福藏在簡單的一蔬一飯,一花一草間。愿我們安坐當下,慢品生活。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也就不會有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因為我們的人生都是從犯錯、糾錯、調整、認知等方面去接近我們人生的完美,也就是這些不完美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味性、挑戰性、創新性。終有一天生活變成了回憶,生活中的苦痛也會變成人生中微甜的回憶。每一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說,不完滿才是人生。如果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們就是在修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滿人生。我們要勇敢面對、然后用心地去接納一切。人生是在一個不停變化的環境中成長,不管是向前一步或是后退一步全是未知,不知道是好,是壞,無法預測。季羨林先生說:“在我們一生中,我們會經常不斷地遇到必須“適應”的事物,“適應”成功,我們就有了“進步”。但不能“牽就”。所以不管你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都不要停止自己的腳步,生活的修行里就是充滿了酸甜苦辣咸,經歷過了,才有回味的甘甜。
熱愛生活的人永遠會將眼光聚焦于當下,永遠將希望留給今天,永遠對生活抱有期待。世界萬物都有始有終,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本書除了感受作者的人生經歷外,更重要的是學習季老師先生對生活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