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讀了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余秋雨不僅僅只是介紹這些風景和古跡,而是通過它們揭示了更為深層次的內涵。
其中有一篇文章《道士塔》,說的是莫高窟如何在一個無知的王道士手中被“搶掠”一空的事情。看后我很受感染。余秋雨在文中寫到“……‘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作者是在為那一副副畫像、一尊尊雕塑,一卷卷經文的丟失感到可惜;是在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遺失而感到惋惜;更是為當時清政府的無能而感到痛惜……
莫高窟被搶掠并不是王道士一人的錯,更是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的錯。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重視一下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有那么一點骨氣,如果當時的清政府能稍微考慮長遠一點,那么那些外國人怎么可能就那么輕易地將如此之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掠奪走?
可是就在這清政府之前的幾百年,我們的國家還是世界的強國,唐朝的空前繁榮,元朝的空前強盛,我們的國家吸引著多少外國人前來經商、學習。可為什么到了清朝就那么的備受欺凌呢?
驕傲。就是因為我們太驕傲了,我們變的封閉,我們變的遲鈍,我們變的木訥。所以也就有了王道士這樣的人,也就會出現莫高窟里的文物僅僅只用了一點點的銀元一點點的物品就被交換走,也就有了那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